记者 付瑞勇 特约记者陈开平 通讯员 谭健魁
皮影戏表演
诗画峡江,文脉巴山。绽放在历史烟云深处的巴东堂戏和皮影戏,穿越浩渺时空,守住了50万土家儿女的“根”和“魂”。
传统文化如一块“活化石”,在薪火传递中才会熠熠生辉。近年来,巴东不遗余力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把“文化”列入巴东向外推介的“三张名片”之一,并将“文化巴东”作为“五个巴东”建设的排头兵,为巴东堂戏和皮影戏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如今,保护与传承如一对咬合的齿轮,传动着巴东堂戏和皮影戏的新旧递嬗。
荣与耀:文化沃土百花开 三百载风雨争艳
“月英我见相公一礼奉敬,我这里站柜台还礼迎宾,端一把油漆椅相公请坐,问相公到小店有何事情?”堂屋中置一张方桌配两把座椅,在锣、鼓、钵、帮、二胡等乐器的伴奏下,三位演员绕方桌四角踩踏碎步歌舞,这是巴东堂戏《卖胭脂》的精彩片段。
在农家堂屋内表演,顾名思义的“堂戏”被老百姓“追剧”般追了三百年。巴东堂戏属全国386种地方戏剧品种之一,又称“踩堂戏”、“稿荐戏”,始于明末清初(约二百年前),在巴东江北溪丘湾、沿渡河等乡镇广为流传,同南戏、灯戏、傩戏、柳子戏并称恩施州地方戏曲的“五朵金花”。堂戏穿越烟云三百载,其经典音韵、原始唱腔让巴东人百听不厌,也被比喻为“神农溪上一朵跳动的浪花”。
堂戏排练
“堂戏”好比“活化石”,是先辈们留给后代的文化瑰宝。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溪丘湾乡,与时间赛跑抢救文化,在乡文体部门、堂戏表演队和谭绍康等老艺人的辛勤耕耘和努力下,把现代文化因子融入传统堂戏,历经20年时间,搜集整理出80多个堂戏剧本,创作了《雷家院子》、《收购站的风波》、《小拜年》等一批小戏,堂戏在传与承中迎来了艺术“第二春”。
皮影戏
走进江北溪丘湾、沿渡河三百年历史长河,堂戏、皮影戏闪耀了辉煌璀璨的艺术星空。“我走南闯北演了一万多场戏,好多表演平时需要三个人,有时都是我一个人完成的,老百姓都喜欢看呀,必须要演好、唱好。”蓄着10多厘米长的胡须,留着光头,一副老顽童的幽默形象,这就是巴东皮影传人谭文碧。仅读过两年私塾的谭文碧从1980年开始迷上皮影戏,三张牛皮做皮影子,可熟练表演200多个皮影戏剧本,记住3万余字的唱词,他成了活跃在农家院子的“草根明星”。
两人举影子,一人操琴,一人兼奏多种打击乐,在一块白色荧幕上呈献出一场动感、美感十足的光影艺术,恍如一部穿越版的古代电影。“你瞧,这个皮影子连我师傅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制作的,都传了几百年了。”谭文碧摆弄着手中的皮影子,马、老虎、龙、鸟等数十种影子栩栩如生。如今,皮影戏在艰难中传承,成了小山村的“时髦戏”,谭文碧每月连续几晚捧场红白喜事,戏迷们赶场一睹皮影之妙。
喜与忧:与时间赛跑拯救 “人亡戏绝”断了档
7月4日9:00,在巴东堂戏溪丘湾乡传承基地平阳坝展演中心,老百姓们如赶集一般,把移动舞台车前挤了个满满当当。“赌博赌博,越赌越薄,先输裤子,后输裹脚,我叫‘秦三爷’,酒气财气占全哒……”丑角大花脸“秦三爷”摇晃颠簸的舞步,搞笑的唱词逗得戏迷们捧腹大笑。每日在这里,《借妻回门》《雷家院子》《嫂子戏小叔》等经典剧目粉墨登场。
等戏、追戏、看戏,百姓们直呼:土戏就是过瘾。“《劝夫》这个戏告诉我们要远离赌博,做一个爱家护家的好男人,《卖胭脂》表达了自由婚姻、纯朴爱情……”74岁的李正电摇着蒲扇,生怕落下一节戏,他和老伴谭文菊是铁杆“老戏迷”。方言唱词、幽默唱腔、原生唱法,够土、够味儿。目前,瓦屋基、平阳坝两支堂戏表演队30人传递着堂戏的“薪火”,照耀了山村百姓的乡土生活。
自学化妆
“从小喜欢看堂戏,很感兴趣,现在我也是凭着儿时的感觉去唱的,只要站到舞台上,我就能迅速进入角色。”在化妆室,饰演《卖胭脂》小生、小旦、小丑三个角色的申艳、田娥、李静不仅化妆是一把好手,舞台表演也是堪称专业级。据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谭绍康介绍,平阳坝展演中心的堂戏演员均为零基础,经“巴东堂戏”培训班启蒙,在自学自悟中独立登台献艺。
平阳坝展演中心演员都有一个心愿: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贝”传下去,让童年的“堂戏记忆”接力传给下一代。“这些新生代就是堂戏传承的‘种子’,也是堂戏生生不息的希望。”谭绍康说,堂戏传承从小群体到大众化尚需一个过程,但由于没有稳定收入、没有好的前程让很多年轻人兴味索然,如何“培育一支专业、精干的堂戏传承团队”成了谭绍康的心忧。
搭皮影戏台
在坚守中传承,在传承中坚守,要如保护“濒危动物”一样对待传统文化。在白杨坪村,谭文碧和兄弟谭文艺、谭文山用27根竹竿、荧布拼成一个皮影戏台,台后三兄弟说唱、打击乐器、举影子忙得团团转,台前荧布上刀光掠影、车马萧萧,视觉、听觉震撼不断。“教会了几个徒弟,没得收入都解散了,儿子也不愿学,这玩意儿估计要失传了哟。”面对“人亡戏绝”的断档结局,谭文碧捋了捋胡须,满面愁容。
守与望:瞄准市场新靶向 “一箭三雕”留住根
文化有传承,一个民族才会有“根”的记忆。传承,要在“传”和“承”两字上下功夫,在原汁原味保存和“汲精华、弃糟粕”间做好扬弃创新。
5月23日,在巴东县“茶乡杯”第九届小学生乒乓球运动会文艺汇演舞台,方晴晴、 王舒悦、廖宇周三位新秀表演了堂戏《送寒衣》,把晚会推向了高潮;7月1日,在溪丘湾乡石碾村群众文化广场,一个个堂戏节目让群众们“大快朵颐”,度过了一个有韵味、有意义的“建党节”……一阵阵“堂戏风”涤荡着溪丘湾山村田野,这场堂戏风暴的发起者就是谭绍康。
流动舞台车巡回表演堂戏
开学后,谭绍康逢周二、周四就到官渡口小学堂戏班上课,传授堂戏入门基础知识,堂戏唱法唱腔,带领200余名学生走进堂戏的奇妙世界。平时,谭绍康坐镇溪丘湾堂戏传承基地、平阳坝堂戏展演中心,编排节目、指导表演要领,既当导演又当老师。“我们不能丢掉堂戏原生的味道,还要把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小康梦等时代热门话题,写进堂戏歌词,用堂戏唱响新时代。”以学校为传承据点,谭绍康对传统堂戏创新改编了9个大众化、时代化堂戏新曲目,通过学生这一载体传播,让千家万户喜闻乐见。
奔波在各中小学,让“祖国花朵”吸纳和开放堂戏亘古的艺术芬芳,这是谭绍康的坚定守望。堂戏这朵“艺术奇葩”要传承,也需要政策“阳光”和资金“活水”的沐浴、滋润。在平阳坝展演中心,一辆堂戏表演流动舞台车时常穿行在村村寨寨送戏,舞台两侧的“弘扬传统文化、彰显民族精神”12个字十分醒目。“让堂戏走向群众舞台,把咱祖辈们留下来的好戏唱好、唱响,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朱永狼是一名文化公益人士,在平阳坝村创办了一家文化传媒公司,建立了10人组成的表演团队,一台流动舞台车就是他们坚守堂戏传承的阵地。
乐在其中的老戏迷
输血+造血,传统文化才能在传承中“活”起来。从单纯的说唱、表演圈子走出,把堂戏经典艺术植入商业价值中,在恪守堂戏精品限量版和原生态内涵的前提下,溪丘湾乡依托平阳坝堂戏展演中心,借助文化市场主体开启多元化、灵活化的传播渠道和方式,探索一种适度的堂戏商业化模式,用一定的盈利为传承注入力量源泉。
瞄准市场靶向,文化传承、精品创作、商业盈利“一箭三雕”,传承有了驱动力。目前,一直为“后继无人”发愁的巴东皮影戏传人谭文碧,正积极争取把皮影戏工作室开进城区聚宝盆客运中心,每晚定时举行皮影戏表演,让皮影戏走进当代青少年儿童的生活中,也让岁月斑驳的皮影戏重现历史的荣光,成为新时代巴东文化沃土上的“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