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两会精神】清太坪:全力以赴打造县域南翼特色小镇

2021-11-16 08:53  

巴东县清太坪镇,一个山区特色农产品大镇,有“古银杏之乡”的美称。境内群山起伏,雨水充足,物种丰富,秀丽的清江环抱半壁河山,迷人的景致更是难寻的天然乐园。

当前,全县上下正在宣传贯彻落实州委七届十一次全会暨州委经济工作会议、县第十六次党代会、县“两会”精神,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清太坪镇如何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马德铭接受本网记者专访。

记者:马镇长好,请简要介绍一下全镇经济发展情况。

马德铭:近年来,清太坪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生态、品质、活力、韵味的滴绿生态,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完胜,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阶段性胜利,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稳步前进。

——传统产业底盘稳固。坚持稳定传统产业,扶贫期间,完成产业项目74个,持续巩固基本粮食产出,牢牢掌握粮食安全底线。发展银杏2万余亩、烟叶500余亩;累计发展养殖大户185户,生猪出栏35万头、山羊出栏14万只、家禽出笼62万羽。

——特色产业生机勃勃。发展茶叶7425亩、药材5000亩、魔芋1250亩、油牡丹1107亩、小水果1500亩。着力构建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积极引进市场主体,促进茶叶、小水果、药材等产业规模化、科学化发展,引导农户从传统小农经营向现代农业转型。

——旅游产业初见雏形。仙池峰研学基地开始运转,无人机实训基地挂牌成立,成功举办首届无人机竞速邀请赛。花天河旅游景区开园试营业,二里坡村康养民宿建设有序推进,“绝壁天河”红色教育基地加快建设,旅游产业迈上新台阶。

记者:过去的五年,清太坪镇党委、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团结带领全镇干群攻坚克难,全镇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经济总量逐年增加,发展质量日趋上乘。那么,接下来的五年,请问马镇长,全镇有什么样的目标和规划呢?

马德铭:过去的五年,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巴东县得到全面发展,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县党代会和人代会的成功召开,更加坚定了我们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下一步,清太坪镇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发展目标,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打造滴绿清太。

一是精心谋划争项目。牢固树立“拼”“抢”意识,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十四五”规划的战略部署和国家资金投向,主动谋划一批强基础、补短板、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力推清江旅游码头、黄土溪银杏谷、二里坡康养等项目,加紧对接“绝壁天河”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桃李溪清江抽水蓄能发电项目进场主公路建设(含清江二桥)项目、槽洪溪流域治理及亲水景观建设项目和清太坪集镇、白沙片区备用水源建设项目、七甲太平泵水巩固提升项目、万亩高标准农田整治项目,积极争取清梯线、清金线、集镇二环路、红色旅游公路等项目,加快八字岩村、六郎村美丽乡村建设。

二是立足实际招项目。进一步拓宽招商引资渠道,进一步转变“招商引资”方式,制定科学的信息收集管理制度。依托绝壁天河等特色资源、紧邻巴东经济开发区和县外清太坪籍优秀人才多的多重优势,科学编制招商目录,布局“清太坪-野三关”飞地经济模式。精心谋划项目、精准包装产业项目,用心、用情对接招商引资目标企业,跟踪服务,提升招商引资的规模和档次,抓牢招商引资这条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三是突出产业支撑。着力烟叶、银杏、茶叶、魔芋、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借助野三关镇县域副中心发展机遇,打造县域副中心“大菜园、承接园、后花园”,围绕“一村一品”,建成郑家园村千亩柑橘、双树坪村千亩茶园、木竹坪村千亩白柚等示范基地。积极孕育新型市场主体,大力推进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规范化建设,着力培育一批具有示范性的新型主体,完成久诚魔芋进规入统,以点带面,切实增加群众收入。

方向已经明确,蓝图已经擘画。未来五年,清太坪镇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把起步当冲刺,开局当决战,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勇气和决心,全力以赴将清太坪镇打造成县域南翼特色小镇,力争跻身全县优秀乡镇之列。

(云上巴东记者 谭黎 焦国斌 责任编辑 黄华  审核人  向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