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望天收”到“稳增收”

2025-03-21 09:19  

春日的暖阳轻柔地洒在金果坪乡的大地上,微风拂过,药材种植基地里弥漫着清新的药香。农户们头戴草帽,穿梭在田垄间,或弯腰查看苗情,或为药材施肥。

在泗井水村贝母种植区,44岁的农户文安翔专注地给贝母苗施肥。

文安翔种植贝母已有十几个年头,过去,仅凭老经验种地的他,每到病虫害高发期就焦头烂额。“以前不懂科学种植,病虫害一来,根本没办法,一年到头白忙活。”忆起往昔,文安翔满是无奈。

变化始于三年前。为扭转中药材种植困境,金果坪乡大力开展技术帮扶行动,定期邀请农技专家送技下乡。

初见专家熊尚黎时,文安翔心里直犯嘀咕:“这个毛头小子,能知晓咱种地的门道?” 然而,熊尚黎一到种植地,二话不说,蹲下身子,拨开贝母苗,仔细查看苗情,还掏出专业工具检测土壤酸碱度。一番检查后,熊尚黎精准指出文安翔在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当场给出了详尽且实用的改进方案。

自那以后,文安翔开始尝试新方法,严格按照专家的指导开启科学种植之路。每到春季管护的关键节点,熊尚黎更是不辞辛劳,三天两头往地里跑,手把手教他如何正确施肥施药。

“打药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均匀喷洒,不能漏喷,也不能重喷,特别是叶片的背面,病菌容易藏在那里,一定要喷到。”熊尚黎一边示范,一边耐心地讲解。在熊尚黎的帮助下,文安翔的贝母种植面积今年扩大到28亩。以前每亩产量只有1000斤左右,现在已经稳定在1500斤以上,24亩地入账11万元左右,文安翔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不仅翻新了家里的老房子,还购置了新农机具。

在金果坪乡,像文安翔这样受益于农技指导的农户还有很多。为全方位提升农户的中药材种植管护水平,金果坪乡累计邀请农技专家开展技术培训40余场次,覆盖全乡8个村(社区),参与培训的农户达到3000余人次。 不仅如此,该乡还精心打造了5个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总面积达1000余亩。通过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引导农户发展了以独活、玄参、何首乌、天麻、贝母等为主的中药材种植产业。目前,全乡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14000余亩,实现总产值2300万元。

“春季是药材生长的关键时期,关乎全年的产量与质量,半点马虎不得。我们将持续加大技术服务的力度,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支持,确保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金果坪乡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

当下,在金果坪乡的广袤田野上,一垄垄茁壮成长的药材孕育着丰收的希望。一幅产业兴旺、乡村秀美的绚丽画卷正徐徐铺展。

记者 黄森林 谭娜娜 通讯员 陈祥楚 实习生 杨紫寒

值班编辑:向东平 责任编辑:向园梦 校对: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