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贫困村】打好“组合拳”——大支坪镇板块基地建设侧记

©原创   2019-04-01 14:46   长江巴东网

记者 黄 华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3月中旬,记者走进巴东县大支坪镇,行走在乡间田野,树梢上鸟儿婉转欢歌,公路旁野花迎风摇曳,勤劳的村民早已在田间忙碌,起垄、播种......如火如荼的“闹春”景象,无不展示着这方百姓在脱贫致富路上的劲头和希望。

大支坪镇共有行政村15个,其中重点贫困村6个,建档立卡贫困户2178户6706人,现已脱贫1424户4668人,4个重点贫困村脱贫出列,未脱贫754户2038人,贫困发生率从35.7%降至9.68%。

今年是脱贫攻坚交账年。大支坪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因地制宜培育富民产业,持续稳定脱贫效果。

3月18日,巴东县大支坪镇中坝村牛蒡种植基地,当地数十名老百姓正在田间除草,确保牛蒡生态、环保种植。

牛蒡是一种药食同源食材,别名“东洋参”,享有“蔬菜之王”的美誉。2018年5月,巴东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湖北恩施吉笙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落户大支坪镇,利用当地区位优势和良好的自然环境,在中坝、药会坦、十二岭、分箱谱四个村,流转土地1000亩种植牛蒡,涉及农户300多户,吸纳周边贫困户180户在基地务工。至目前,该公司已投资800多万元,其中流转土地费60万元,支付农民工工资70万元。

据了解,为切实推进牛蒡产业发展,惠及贫困百姓。县招商部门联合大支坪镇党委、政府和驻村“尖刀班”召开牛蒡产业项目推进会,就产业发展规划、前景以及牛蒡的种植、收益等情况进行介绍和交流,着力将牛蒡打造成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的“朝阳产业”。同时,该公司拟投资30亿元在大支坪镇打造康养休闲度假产业基地,开发休闲旅游,研发牛蒡酒、牛蒡茶、牛蒡化妆美颜系列产品,逐步形成更具特色的休闲生态农业产业链。

“去年村里发展种牛蒡,我租了两亩田,可以挣1千块钱,再在基地做工,80块钱一天,可以挣三四千块钱。”药会坦村贫困户陈政菊说。

脱贫致富一直是村民长久以来的愿望。大支坪镇长岭岗村花椒种植基地,十多名农民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打窝子、栽植、固苗,忙得热火朝天。长岭岗村支柱产业脆弱,先前发展过核桃、银杏等产业,由于管理技术缺乏,导致产业发展陷入困境,没有形成支柱产业,绝大多数老百姓只能依靠传统种植业和外出务工增收致富。2018年,在大支坪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恩施亿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实地考察、论证,通过流转土地,计划在长岭岗、水洞坪、水谷坝、十二岭四个村发展花椒6000亩。在长岭岗村建花椒基地2000亩,目前已投资450万元,种植花椒1000亩,并吸纳当地村民在花椒基地务工。同时,向有种植意愿的老百姓提供花椒苗,引导当地老百姓,通过发展花椒增收致富。统一发放花椒苗、技术员全程指导、吸纳就地就业……长岭岗村百姓发展产业的积极性颇为高涨。目前,该村已形成了以花椒、蔬菜、烟叶、药材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产业发展面积近4000亩,百姓依托产业增收致富的信心和创业技能显著增强。

2015年,柏杨坪村村民李亚军返乡发展香椿,并成立了“巴东县绿之源农业专业合作社”,争取了5万元的扶贫贴息贷款。有了资金,李亚军租赁了10亩土地,购买了3万多株反季节香椿,建立香椿苗木基地。目前,香椿基地发展到了600多亩,带动了当地265户农户,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就有162户。生产的香椿酱、香椿水饺、干制香椿等,已销往恩施其他县市及上海、深圳等地。

建板块基地,彰特色品牌,大支坪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板块基地,更进一步增强了百姓脱贫致富的信心,稳定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收入来源。按照产业扶贫“五个一”的建设标准,该镇已形成了以蔬菜、药材和茶叶为主导的“一长两短”产业体系和板块基地,其中蔬菜种植面积约2.54万亩(辣椒种植约1万亩,香椿440亩,马铃薯种植约1.5万亩);药材种植面积8270亩(含银杏6000亩、牛蒡1200亩、马蹄大黄570亩、贝母500亩);茶叶种植面积3700亩;烟叶种植约2300亩。

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龙头企业湖北恩施吉笙实业有限集团公司,计划总投资30亿元,助力全镇精准扶贫。全镇15个村都成立了村集体经营公司。培育扶贫专业合作社19家,带动贫困户1748户,培植养殖大户52户。2015年以来,累计开展扶贫扶智扶志培训4批次,培训160人次;举办创业培训2期,培训176人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3期,培训170人次,创业技能和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实现有效助推脱贫成效。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