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高炜 王鹏程
初春时节,漫山樱花绽放,田间油菜花飘香。
“锄草去杂,先挖30公分,再倒肥料,最后上一层土。”2月28日,巴东县沿渡河镇官田村,松土、栽苗、培土,村民们严格按照农技专家的指导,小心翼翼地将一株株茶苗种下,忙的不亦乐乎。
同样的场景,在汗石村、界河村等地都在上演,这是沿渡河镇全力开展农业产业“二次革命”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沿渡河镇结合实际,不断优化产业发展布局,逐步形成了海拔500米以下发展柑橘、柚子,500至1000米发展茶叶,1000米以上发展药材及特色水果的梯级产业发展格局。但发展模式还是以传统的老百姓自种自销为主,基地分散、重植不重管,茶叶生产完全依靠人工,效率低、成本高。
柑橘园
如何改变这一局面?沿渡河党委政府通过深入调研,确定了以引进市场主体为主,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发展农业产业的总体思路。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带队组成两个招商小分队,分赴广东、福建、浙江、湖南等地和省内相关产茶地区进行招商,成功引进15家茶叶市场主体,流转土地2万余亩,涉及农户3486户,其中贫困户1948户,移栽茶苗11700亩。
“按照200元/亩租地费用,300—400元/亩茶苗移栽劳务费,200—300元/亩除草、施肥劳务费,再加上耕地地力等补贴收入,农户当年每亩纯收入可达千元以上,到茶叶基地丰园后采摘茶叶按80—100元/天、8个月计算,人均纯收入可轻松过万元。”市场引进来了,村民的收入也增加了,沿渡河镇党委书记黄祖贵算了一笔经济账。
除了茶叶,沿渡河镇柑橘、小水果、药材等产业也纷纷采取引进市场主体的方式,不仅将全镇的土地进行了有效利用,更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
家门口的工厂
在推动农业产业二次革命的同时,沿渡河镇全面升级辖内景区,打造旅游目的地。
神农溪景区,一直以来是沿渡河对外的一张名片,也是沿渡河旅游业的支柱。随着沪蓉高速公路开通,郑万铁路的修建,旅游开发潜力巨大。如何把独特的旅游资源转化为富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该镇提出沿双神线,打造以民俗一条街、水上乐园、纤夫河道、神农温泉、小神农架等为主的旅游经济带。
产业发展,基础设施要先行。如今,神农溪河道清理已全面结束,休闲漂流码头建设竣工,豌豆角漂流初具条件,神农溪水库调节坝正在建设中;四星级宾馆主体竣工,近200个停车位即将投入使用;启动建设旅游公厕、集贸市场,加快绿化美化,集镇改造分批次推进;建设亲水走廊、游客接待中心、纤夫文化演艺广场、古建筑群,实施绿化2万平方米;建成旅游公路20余公里。
“我们不仅要提档升级神农溪旅游景区,更要挖掘发展其它地方的景点建设,形成全域皆是景点。让游客除了到神农溪旅游,更要让他们留在沿渡河,将沿渡河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镇党委书记黄祖贵表示,他们将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延伸旅游产业链条,逐步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旅游产业格局。
2018年,巴东县沿渡河镇全域规划(2018-2030)中再次提出,要利用良好的区位、交通、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带动第二产业,同时优化第一产业,逐步将沿渡河镇打造成为“湖北省旅游名镇”。如今,沿渡河镇,正按照这个宏伟蓝图前进着。
神农溪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