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陈江 宋军华
柏拉图曾经说过,人生的第一财富是健康。改革开放40年以来,巴东医疗卫生事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健康”,全方位、全周期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第一财富”。
从望闻问切到智慧医疗,从破旧低矮的瓦房到花园式医院,从小病拖、大病扛到预防保健治未病,巴东医疗卫生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A.医疗保障夯实健康之基
“合作医疗真好,我们老百姓也看得起病了!”巴东县东瀼口镇旧县坪村村民汪吉凤,出院时现场报销医疗费5200元,深有感触地说道。
现年68岁的汪吉凤,身患糖尿病,几乎每年都要住院治疗,居民医保政策减轻了她的就医负担。她无法忘记,1978年冬,她的母亲因无钱救治,永远离开了自己。
“救护车一响,几头猪白养。”在巴东这个深度贫困县,病不起、治不了,曾是多少贫困家庭的心头之痛,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
1991年,巴东县在茶店子、清太坪、沿渡河等乡镇启动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发动群众积极参加合作医疗。2005年,巴东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随着县域医疗技术的提升,及新农合报销比例的提高,人民群众就医难、就医贵问题逐步得到缓解。
近几年来,巴东不断健全完善全民医保体系,并先后出台了《健康扶贫实施方案》《健康扶贫实施细则》等惠民举措,建立了“四位一体”即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补充医疗保险的医疗保障政策,使农村贫困人口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个人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90%左右,年度个人实际负担医疗费用控制在5000元以内。
同时,巴东全面实施“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及“一站式”结算,为贫困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对贫困患者中的五保、低保、计生手术并发症对象、22种重特大疾病住院报销时,实行零起付线政策。
2017年,全县共为近2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报销健康扶贫医疗费用2127万元,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比例达92.1%,最高报销35万多元。
为落实全面二孩政策,巴东在全州率先启动基本生育免费服务试点工作,符合项目规定的孕产妇在孕前、孕期、分娩期及产后可获得免费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解决育龄群众生得起、生得出、生得好的问题。
全县共为2万多个计生家庭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建立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信息档案和联系人制度,结对帮扶400多户,为411个特殊计生家庭开设就医“绿色通道”,定期组织开展免费体检活动。
B.医疗体系铺就健康之路
从毛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重要指示,到习近平总书记“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要求,几十年来,巴东不断完善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办人民满意医疗,织就一张人民“幸福网”。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巴东医疗卫生事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简陋,保障水平低下。1980年,县财政拨付卫生经费95万元;1985年,全县卫生建设投资316.91万元。当时,作为医疗龙头的县人民医院,仅有业务用房6877平方米,医疗人员197人,病房150张;县民族医院仅有病床50张,职工55人。除了县级医疗机构有心电图、超声波等检查设备外,乡镇卫生院只有简单的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等“老三件”。
40年来,巴东县委、政府将医疗卫生作为民生大事,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医疗卫生设施设备。投资1亿多元新建占地面积达61亩、业务用房3.2万平方米的县人民医院,医院病床达到600多张;县民族医院、县疾控中心、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实施整体搬迁,12家乡镇卫生院旧貌换新颜,322个村卫生室达到“五化”建设标准,医疗环境、服务条件大幅改善。一座座住院楼、门诊楼、医技楼拔地而起,2017年底,县、乡医疗机构开设病床2184张,每千人口床位数达5.11张。
上世纪90年代,巴东在乡(镇)、村两级卫生机构推行“六统一”(机构统一设置、人员统一调配、财务统一管理、药品统一调配、任务统一安排、工作业绩统一考核)管理模式,医疗卫生资源逐步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通过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全县共建成卫生计生机构551家,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医疗卫生需求。
巴东不断加大重点特色专科建设力度,建成省级重点专科8个、州级重点专科30余个,建设国医堂13个。重症医学科、血液透析室、护理专科门诊等新型科室如雨后春笋,县人民医院成功开展了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颈高位结扎术、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县民族医院成功开展了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等新技术,这标志着巴东微创治疗技术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如今,巴东已建成“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级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康复进社区、医疗有保障”的目标。
C.干净巴东维护健康之躯
清晨微风拂面,夜幕华灯璀璨。晨起锻炼、夜来健步,流行于巴东大街小巷,渗透到居民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行走巴东县城,洒水车缓缓驶过柏油大道,戴着红袖圈的文明劝导员,正扶着老人走过斑马线,温馨无处不在……
近几年来,巴东全面实施健康行动计划,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全民健康来促进全面小康,为建设经济强县提供健康支撑。
干净、卫生是巴东县城留给客人的第一印象,全县城乡环境卫生得到根本改观。每年组织开展春秋两季除“四害”活动,以城乡环境卫生周、爱国卫生月为载体,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治理行动,定期检查传染病防治、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等,消除卫生风险隐患。
自开展“六城”同创以来,巴东确定每个星期五为“全民卫生日”,大力推行街道卫生单位协管和“门前五包”责任制度,全面清扫办公场所、庭院小区的垃圾污垢,清理临街门店占道杂物,消除卫生盲区和死角,营造洁净文明的生活工作环境。县爱卫办、乡镇分别对“全民卫生日”活动开展情况实行追踪督导,进行检查考评和公开通报。凡不按通知要求开展活动的单位,媒体给予曝光并限期整改,对严重影响创建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实施问责。
同时,各单位在责任路段积极开展文明劝导活动,对市民乱丢垃圾、横穿马路、随地吐痰、公共场所吸烟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引导市民“扫干净、摆整齐、守规矩、讲文明”,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
谭伯伯谈起县城环境的变化,说现在出行都是沥青路,晴天不沾灰,下雨不溅泥,非常惬意!
2012年底,巴东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2015年4月,巴东全面启动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致力打造“长江边上最干净的县城”。2017年7月,巴东县城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成为恩施州迄今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城。
创建过程中,巴东先后获得湖北省农村居民健康工程先进县、湖北省除四害先进城区、省级健康促进县、省级慢病示范区等荣誉称号。清太坪、沿渡河镇卫生院荣获“全国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称号;信陵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荣获“全国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称号。2017年,巴东县代表湖北省迎接国家卫计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评,获得全国第七名。
环境卫生的改善,提升了群众的健康水平,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目前,巴东居民平均寿命超过78岁,艾滋病、肺结核、乙肝、麻疹等重大传染疾病大幅下降,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