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扶贫人】脱贫攻坚,在大山深处发力

2018-10-16 16:31   长江巴东网  

记者 黄华 向锋

 小龙村一隅

群山纵壑,峰入云霄。位于巴东县溪丘湾乡最北端的小龙村环境恶劣、产业薄弱,长期以来依靠一条从悬崖绝壁穿过的崎岖公路通往外界,贫困户257户808人,贫困发生率达65.7%,是巴东县这个集“老、少、边、穷、山”于一体的深度贫困地区的一个缩影,也是全县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度头”之一。

2016年1月,县政协机关牵头,旅游局、史志办共同对小龙村进行帮扶。三年多来,驻村“尖刀班”一班人拧成一股绳,兴产业、强基础、补短板,脱贫致富的种子在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10月11日,带着探寻和向往,记者走进小龙村,感受当地艰苦奋斗与创新,走脱贫致富小康路的震撼力量。

党旗引领 挑起脱贫攻坚“千斤担”

在小龙村西沟边,一栋占地80平米的两层平房坐落于山脚处,房前的院坝仅两米见方,外坎边,崭新的旗杆高高矗立,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就是小龙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所在地。二楼会议室,墙壁上粘贴的党旗和“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八个鲜红的大字交相辉映,赫然醒目。

今年3月,县政协党组选派干部郑建友担任小龙村“第一书记”,与县旅游局各抽调4名干部与村干部组成驻村“尖刀班”。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办公楼,驻村“尖刀班”开铺生炉,吃住在村。在党旗的引领下,10名“尖刀班”成员分片包组,全力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

“屋场会”现场

今年以来,县政协党组先后召开常委会1次、党组会议6次专题研究部署、督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县政协主席刘太可先后20余次带领政协办、旅游局、溪丘湾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深入到小龙村专题调研,研究解决水电路、村委会、卫生室、广场和产业发展、工作机制、后勤保障等工作。

县政协主席刘太可在参加小龙村“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时要求,要以党建为统领,凝聚力量、团结协作,不折不扣走访入户,实事求是解决问题,不遗余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建立支部引领和党员带动机制,让基层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责任实起来,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组织引领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汇聚各方力量,全力投入脱贫攻坚主战场,先后在种、养殖大户中发展党员2名;发动政协委员投身到小龙村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实施“为民、爱心、带动”三大工程,走出一条党建统领脱贫攻坚之路。

秋收

“尖刀班”成员坚持岗位在村、工作在村、吃住在村,严格按照“八个到村到户”要求开展入户走访,认真摸排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和扶贫产业短板清单,紧扣现行脱贫标准,千方百计补齐各项短板,调整充实村支两委班子成员,修订村规民约,完善相关制度。政协机关干部全员上阵,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截至9月,已集中开展入户走访4次,重点了解生产生活基本情况、宣讲扶贫政策、排查脱贫短板、督促政策落实、引导环境整治、解决实际困难、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情况。

今年6月,县政协常委会充分发挥参政议政的独特优势,把小龙村作为议政建言的调研基地,根据“尖刀班”提供的小龙村产业发展状况,剖析“麻雀”,结合全县产业扶贫情况,形成了《发展特色产业 助推脱贫攻坚》调研报告,为县委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情暖民心 当好脱贫攻坚“引路者”

黄旗垭(小地名),海拔1400米,站在松软的石坡上,小龙村尽收眼底,零星的土坯石板房掩映在山腰或谷底,46.9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分散居住着1229人,户与户之间相隔数公里,蜿蜒曲折的盘山路连接着数座大山,延伸向山外。

二组贫困户陶开福已78岁,老伴张贤英81岁,二老关系长期不和。陶开福老人独自一人居住在已废旧的村小学内,且饲养了58只山羊。废旧小学老房大部分已垮塌,其居住的三间房屋也已成为重度危房。村干部曾多次上门做工作,让其搬回未果,硬说“自己塌死了不要别人负责任”。

走访贫困户 

面对人命关天大事,驻村“尖刀班”成员分头给二老做思想工作,并亲自动手帮助其把放在危房内的家具搬回原居住地。两位老人住在一起后,“尖刀班”成员时常走进家中嘘寒问暖,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两位老人和好如初,生活过得很好。今年4月下旬,村支“两委”计划将其纳入农村低保初步对象时,二老都说:“你们对我们这样好,我们这次硬是给你们争口气,不要低保了,日子也能过,让给其他人吧。”并当场写了放弃低保申请书。

五组贫困户朱继雄与其80岁老母亲郑仕春住在危房,由于朱继雄患有癫痫病,母亲属弱智,其住房年久失修,破烂不堪,有垮塌危险。“尖刀班”通过实地走访,将郑仕春老人一家纳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对象。小龙村的易地扶贫集中安置房修建在巴东生态经济园,尚在建设中。为解燃眉之急,“尖刀班”出面协调将小组郑远寿家住房腾出两间,作为其过渡居住,“尖刀班”亲自参与,组织劳力将母子二人及家当搬出至3公里外的安全地带。同时,协调乡民政办解决了五床新棉絮,并建议乡民政办将其二人纳入了农村一类低保对象供养,妥善解决他们的生存生活问题。

“感谢共产党,感谢共产党的好干部,把我和妈从半山腰里搬出来,算是‘救’了我和妈的命啦。”50岁的朱继雄,难掩心中感激之情,饱含热泪地说。

由于小龙村特殊的地理环境,村里因无学校,就近又无门路,多数村民先后租住或搬至溪丘湾、平阳坝集镇,实行两地居住,60%以上的村民经常是关门上锁。为方便老百姓办事,村支“两委”不得不实行两地办公(小龙村和溪丘湾集镇),给扶贫工作带来很多不便。不影响工作时序进度,“尖刀班”成员经常加班加点。由于山大人稀,“尖刀班”在走访过程中,经常自备快餐面,蹲坐在溪沟边,合着“天然矿泉水”,简单充饥。

“尖刀班”成员郑建友,家中虽上有八十四岁且体弱多病的老母亲,下有正在读高三的儿子,自从到村“尖刀班”后,就很少回家,今年中秋、国庆期间都没有放假,仍与其他同志一起坚守在小龙村,将扶贫政策与道德、法律等各项内容印制成册,及时发放到分散居住在家的村民手中。

驻村“尖刀班”每月按时分小组召开一次群众会,结合走访面对面地进行全面解释。针对在外务工的村民,在村民微信群中实时宣传政策,通报全村工作状况,有效拉近了同村民的距离,获得了村民认可,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同时,针对小龙村土地、山林及家庭矛盾相对较多的问题,驻村“尖刀班”把打造一个和谐的人文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秩序作为脱贫攻坚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坚持从小事做起。

今年春季,在落实教育助学时,小龙村有12名对象由于居住边远,加之父母在外打工,“尖刀班”成员主动帮他们跑部门办手续,使这些对象没有因时间问题使各项惠民政策落空。西沟片部分村民因一块公山分配方案不一致,一直扯皮上访。“尖刀班”在了解情况后,组织召开群众会至深夜1点半钟,经分头做工作形成了分利不分山的初步方案,20余年的纠纷终于平息。仅今年,“尖刀班”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余起。

强基固本 筑牢脱贫攻坚“压舱石”

在沿渡溪片区通村公路建设现场,机械轰鸣,一派繁忙,十多名工人正在忙着浇筑水泥路。

沿渡溪至西沟约13公里,为克服自然保护区不能开山炸石的困难,县政协办积极争取部门支持,从80公里外的溪丘湾乡后坪村运石料,也要修通这条“民生路”。为解决施工中用地矛盾、石料水泥、工程进度、资金筹措等诸多问题,县政协党组和相关部门负责人10余次现场办公,逐一化解难题,确保工程快速推进,争取今年年底竣工使用。至目前,仅铺路石料累计投入资金680余万元,改造升级新修加固通村到组公路63.8公里,极大地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

通村公路施工现场 

2005年,小龙村通过集资、项目支持,用650根木电杆拉起了电线,用上了电灯。十多年来,用电质量一直很差,少数家庭买的电视机、拖拉机、干湿磨等电器设备都成了摆设。今年7月,在帮扶部门的积极争取下,小龙村启动了农网改造项目,总投资800余万元,投入水泥电杆530根,增设变压器台区6个。目前仍在改造中,部分地方的改造已经结束。

“现在党的政策真好,我们现在用电终于有了保障,电视也可以看了,拖拉机也用了。”谈起农网改造带来的变化,村民杜海秀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聚焦民生工程改善,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小龙村先后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04户676人、危房改造22户58人;实施安全饮水改造101户304人;投资10万元对村委会办公楼进行整修,新建村级村卫生室,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发生了质的改变。

产业,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今年3月,广东潮汕凤凰单枞茶叶公司落户小龙村,开启了小龙村产业发展新纪元。“尖刀班”组织召开屋场院子会4次,动员村民,抢抓季节,发展单枞茶叶,并协助成立巴东县神农单枞茶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租地合同。至目前,已栽植1200亩,栽种茶苗22万株。专业合作社计划在该村发展单枞茶3000亩,修建加工厂房。已有57户贫困户受益,专业合作社累计支付土地流转资金和劳务工资40余万元。

贫困户郑克进一家三口,老婆胡宗秀患有重病,儿子郑建坤三十岁未婚,年久失修的土坯石板房千疮百孔。在政协主席刘太可的帮扶下,郑建坤利用在福建漳州一家大型养猪场打工8年的经历,发展生猪养殖,并分别获得2016年、2017年两个年度共10万元的扶贫小额信贷,建起了标准化栏圈,成立巴东县海红养殖专业合作社,现存栏生猪300多头,基本形成了脱贫致富的稳定产业。

胡宗秀正在饲养生猪

同时,郑克进一家被纳入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即将告别居住了近半个世纪的三间土房,胡宗秀被纳入低保,有了大病救助,全家人沉闷的脸上终于有了笑脸,迎来了幸福生活的曙光。“如果没有精准扶贫的好政策,没有帮扶干部的真心相助,也许我们家就‘爬’不起来哒。”回忆起近两年走过的脱贫路,郑建坤感慨万千。

脱贫攻坚,倾其所为。在帮扶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小龙村先后发展木瓜1600亩、草本药材2300亩,累计发放种养殖直补资金46万元,发展规模生猪、石蛙等各类养殖大户50余家,建成年发电量10万度光伏发电站一座,有效填补集体经济空白。通过产业发展,广泛调动和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贫困户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能力显著增强。

 “回首几年来的点点滴滴,回望给村民办成的每一件实事,回眸那一张张朴实而温暖的笑脸,回味那一双双充满老茧和沾满泥土的双手,我们虽然很辛苦,但心中充满欣慰、感到满足,为了让贫困群众走出大山,摆脱贫困,尽管在脱贫攻坚战役中流汗流血流泪,我们在所不辞。”小龙村驻村“尖刀班”班长谭学早言语坚定地说。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