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付瑞勇
清华大学赴巴东社会实践支队合影
“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知与行碰撞在乡村田野间,用脚步追寻求知的梦,这是清华大学推出“知行计划”系列专题调研的初心。
田间地头对话贫困户、产业基地研讨新路径、旅游景区探寻融模式……2月1日至4日,清华大学3名博士、6名硕士和巴东籍清华学子崔春霞组成实践支队赶赴巴东县,对巴东自然山水、地域文化、民俗风情进行“初体验”,探秘产业战略、精准扶贫、社会治理的“深度空间”。
实践出真知,一串串真理从队员们脑门鱼贯而出:拥抱“互联网+农业”牵引电商模式、扶贫+扶智+扶志、做好“精准扶贫+旅游”的“加”字文章……一个个金点子辉映了巴东扶贫路。“巴东风光秀美,巴东百姓淳美,这里是干净、自强的精神净土。”在队员们心中,巴东实践之行演变成一场知与行的梦之行。
一声脚步与大地的叩响
2017年12月24日,冬日清华大学c楼前广场上,一幅幅山水秀美、人文丰韵、民俗奇异的巴东风光大片在相框中精彩定格,这是巴东籍清华大学学子崔春霞组织的“基层印象、巴东故事”主题影展,传递了浓浓的家乡情。“我们这次之所以来到巴东开展社会实践,是被‘春霞家乡情’影展的美景吸引过来的。”实践支队队长王月说,巴东之行绝非偶然,校友崔春霞早已是清华园的巴东“导游”。
用足迹印证梦想,丈量知与行的距离。在巴东县溪丘湾乡甘家坪村大石板集中安置点,三排白墙青瓦的小洋房错列分布,水泥公路串通相连,门前梯田、远山、河谷相映衬。“哇塞!好潮的新农村!”队员们被眼前扶贫新景震撼。住得怎么样?生活有保障没有?计划发展什么产业?走进易迁户新房,队员们亲切拉起了家常,畅聊“迁”出来的新变化。
向易迁户了解搬迁新变化
行走在甘家坪村村寨寨,一块块茶园染绿了阶梯式农田,在县政协、县旅游局、史志办、金果茶业四家单位帮扶下,建成高标准茶园500亩,茶叶子成“金叶子”、贫困村成茶叶村。因地制宜规模种植柑橘,昔日小柑橘果变身致富果,同样的绿色脱贫蜕变也在东瀼口镇宋家梁子村演绎。“巴东郡贡茶”区域品牌闯市场、合作社抱团取暖、电商让山货飞出“山窝窝”……脱贫秘诀引起了队员们的好奇和深思。
“扶贫+旅游”加出新动力,旅游资源如何变成旅游资本?在神农溪纤夫文化走廊,民俗范儿十足的接待中心和溪流、瀑布、山峰相互对称,队员们纷纷称这是“天工之笔”。“拖、拖、拖,拖起……”扛上一根纤绳,老纤夫汪正奎表演起纤夫拉纤,队员们惊叹纤夫号子好比是穿越时空的“活化石”,“这才是神农溪景区的灵魂,它才会让5A招牌光辉不减。”队员熊文珍抛出这样一个想法。
从江北走到江南,八百里巴东处处相遇惊喜。在野三关镇民族文化博物馆,展厅中栩栩如生的酿酒车间场景主题展示,一股浓郁的酒文化醇香沉醉;走在千年老街的巷子里,老屋、青石板、阁楼默然凝驻,一种历史的味道萦绕心畔。“大自然留下了好风光,老祖宗留下了金宝贝,乘上旅游这驾马车,不担心在经济大潮中落伍。”队员李叶鹏深有感触。
一场格物与致知的探寻
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末。历经四天时间的一线探访,实践支队摸底问题、把脉症结、突围路径,用串串足迹印证了求知的梦想,“串”出了扶贫新探索,解围巴东山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课题。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这是巴东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核心坐标。易地扶贫搬迁让贫困户挪出穷窝,但要斩断“穷根”,实践支队认为,要从搬迁后保障入手,健全完善水、电、路基础设施,根据人口分配口粮地、修建饲养场,让贫困户住得好、吃得饱。同时,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实行企业或合作社带动绿色产业,带领贫困户共同致富,让贫困户有钱用。房子好了,收入高了,贫困户的日子才会红火起来。
参观走访神农溪景区纤夫文化走廊
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变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精准脱贫内生动力才会凸显和释放。经过甘家坪村和宋家梁子村发展茶叶、柑橘脱贫的事例对比,实践支队巧妙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市场这根指挥棒下,引领企业或合作社市场主体和贫困户结对成利益共同体,在产、供、销一体化链条上互利互惠;紧跟“互联网+”大潮,建立邮政、申通等物流快递网点和村级电商服务站,打造农村物流电子商务平台,从背上背篓吆喝到网上摆货“叫卖”,豆腐卖出了肉价,贫困户共享到了互联网带来的技术福利。
2017年,新建标准优质茶园1.2万亩、新增示范管护柑橘2万亩、新增中药材GAP示范高效基地1万亩、建成蔬菜示范基地1万亩……勾勒了一幅巴东产业脱贫版图。322支扶贫工作队、800余名工作队员、9000余名帮扶干部,组成了精准扶贫“百团大军”。在南北狭长和山大人稀的县情下,巴东县距离2019年交扶贫答卷仍任重道远,在实践支队与县直部门共话扶贫的座谈会上,实践支队勉励要把“干净、自强”的巴东精神旗帜插到精准扶贫战场上。
“巴东山水美丽、澄澈,巴东人民纯朴、热情,巴东政府对脱贫攻坚战决绝、执著,这是一场声势浩大的脱贫摘帽运动。”队员熊豪表示,在产业、教育、医疗等扶贫模式下,老百姓的生活面貌和思想心理已发生了深刻变化,自强奋斗的美好生活模式正在复制和扩散。
一种山水与心灵的情牵
“君问归期未有期,却恋巴山忘归心。初识巴东便为其凭山而立的房屋、狭长俊俏的峡壁、静谧幽绿的江水所动容,其原始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恐怕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略感一二!”2月5日13时29分,离开巴东不到一天时间,队友熊文珍一条图文并茂的微信诉说了浓浓的巴东情结。
壁挂山城宛如一颗镶嵌在巫峡口的明珠,时尚、现代堪比“小香港”;荡舟神农溪上,粼粼清幽的溪水、粗犷古朴的纤夫、神秘诡异的悬棺,一幅幅动心动情的山水画映入眼帘;徜徉野三关镇民族文化博物馆、漫步千年老街,一幕幕烟云历史中的依稀事象传说着“老巴东”。“巴东的美不止在旅游景点,而是在目光可及的每一处。山水画不止存在于纸上,也真真实实的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在巴山楚水间,队员们彻底迷了眼、俘获了心。
队员们为巴东灵秀山水陶醉
薛晓辉是巴东实践支队的摄影师,踏上巴东这块热土,他的相机快门声“咔嚓、咔嚓”从未停歇。作为一个在华北平原长大的孩子,看惯了一马平川,山峦叠嶂的山水画廊瞬间给他带来了不一样的立体视觉冲击。“绵延不绝的山峦、雾霭笼罩的江面、炊烟袅袅的村庄……巴东有太多太多值得我按下快门的地方!”他开玩笑说,巴东已成了他心驰神往的“另一半”。
“巴东之美,美不胜收;齐心脱贫,干净自强。”“美丽的巴东,我们期待再次与您相见!”“壮美三峡,秘境巴东!初到巴东,秀丽的风光令人流连忘返。”……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赴巴东实践支队的微信朋友圈里,一条条图文微信倾注了清华学子对巴东的深情眷恋。队员们表示,将利用清华大学的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介传播诗中巴东、画中巴东和歌中巴东,为“秘境巴东”呐喊和声援。
以行践知,以行促知,知与行的共振共鸣仍在八百里巴东传递。2月5日15时30分,一篇题为《巴东知行|易地搬迁期羡景,产业扶贫绘宏图》的调研文章横空出世,这是清华大学赴巴东实践支队的开篇之作。接下来,支队将陆续推出深度调研论文、精品微信,用浓墨重彩的笔触向巴东之行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