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张华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96.7分,位居全省2017年12个受检县市第一;高考质量继续领跑全州,2017年中考,9门文化科目考试,6门位居全州第一,3门位居第二;全省职业技能大赛综合排位第一;中考综合评估中,6所初中进入全州十强,14所初中进入全州三十强……
巴东教育,正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峡江,让人啧啧称赞。
“要通过补齐教育这块短板,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巴东县委书记单艳平表示。
唱响中国梦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资源配置,丰富学校文化内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曾经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县域城域网(二期)将于今年6月份投入使用,届时,所有学校以1000M带宽统一接入至营运商中心机房,为视频监控、互动课堂、视频会议、网上阅卷等内网应用提供良好的网络响应速度。”县教育技术装备站站长向德位介绍。
信息高速通到学校,还得打通信息化的“最后一公里”。近两年来,巴东县委、政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专项资金912.5万元,新增班班通设备251套、教师办公电脑574台、学生电脑450台,新建了录播教室27间,班班通设备基本实现全覆盖,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共享。
特殊教育“送教下乡”
“从小就有一个教师梦,所以大学毕业后直接参加了省招教师考试,为让我们尽快进入角色,学校还专门实施了青蓝结对工程。”谭琴慧是清太坪镇民族中心小学2016年入职的新机制教师,担任六年级一个班班主任工作和语文学科教学,还是学校的文艺活动策划骨干。
学校校长王从光介绍,学校现有19个教学班,一度时期,教师年龄结构严重老化,让学校安排工作“很为难”,现在好了,县教育部门先后为学校调整补充的新机制教师就有23人,基本形成一支老、中、青结合,文、理、艺兼备的优秀教师队伍。
2017年,巴东县提出 “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即将县内优秀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实行“结对帮扶”,实施教师及管理人员的对口援助、定期交流和定期轮换制度,促进城乡学校管理、师资、课程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加快农村薄弱学校“管理升级、质量提升”,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有效消除校际之间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上的“剪刀差”,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师的业务能力。
巴东坚持“稳定总量、提高质量、强化培训、优化结构”的教师队伍建设思路,不断加大校长、教师两支队伍的建设。教师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趋于合理,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巴东县义务教育择校热终于迎来了降温局面。为化解城镇学校因择校引发的“超级大班”,巴东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参与前期调研、征求意见、数据分析和科学研判活动,出台实施方案,从2017年秋季学期起始年级招生严格实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政策,一年级、七年级全面禁止“超级大班”的新增,分班过程全程摄像,依照“性别均分、师资均配、数量均分”的原则进行分班,并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长代表等参与,现场锁定分班结果,打印公示,消除城镇学校“超级大班”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社会各界纷纷点赞,《湖北日报》、新华网等媒体作为经验推介。
沿渡河镇罗溪坝初级中学实施体育艺术“2+1工程”
新年伊始,云南鲁甸的“冰花男孩”一度成为热点。素有“鄂西屋脊”之称的巴东绿葱坡镇,室外温度零下5度,而在镇幼儿园的活动室里,实时温度却达到了22度,这一切得益于活动室内安装的碳晶墙暖器。
“以前每年冬天,孩子们的手、脸、耳朵都要长冻疮,而且戴上手套,像画画那些活动根本做不了,现在好了,又暖和又安全!”该园园长陶群智说,为了确保幼儿们安全温暖过冬,这些碳晶墙暖器布满了4间活动室和幼儿宿舍。
在开展“阳光招生”,无门槛、无障碍地践行教育公平的同时,巴东还设立教育资助中心,构建了“1131”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县教育局认真履职尽责,出实招、做实功、求实效、重实干,开展“千名教师访万生”家访活动,锁定建档立卡贫困户资助对象49291人,兑现资金4034.135万元;募集社会资助资金800多万元,资助6500多人。建立健全从学前幼儿到大学新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确保贫困家庭学生应保尽保,应助尽助。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在巴东,如果说只能选一件事情,让大家共同助力,实现万众一心,那一定是教育。经过数十年的投入和发展,巴东形成了繁荣的学前教育、均衡的义务教育、强势的高中教育,这个基础厚重而坚实,这也是我们进一步擦亮教育名片的源动力和信心。”县委副书记、县长郭玲如是说。
值班总编:邓毅 责任编辑:付瑞勇 校对:郑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