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风采】易茂义: 20载民生“代言人”

2017-12-14 17:22   长江巴东网   付瑞勇 段勇

记者 付瑞勇 特约记者 段勇

美丽乡村 堆子场村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一句朴实的语言,作为县人大代表的易茂义,却作为一种信仰和信念恪守了20载。时间追溯至1996年,易茂义当选为县人大代表,至今已连续5届当选,在用脚步丈量民意、双手记录民情的民生路上,他是老百姓心中的“老代言”。

  代表,就是可以委托代替办事或表达意见的人。在巴东县沿渡河镇堆子场村,易茂义背负了“人大代表”、“产业引路人”、“村支书记”三种身份,在责任和使命的叠加下,他传递一线民声、改善堆子场村基础设施、构建村支部战斗堡垒,让堆子场村变身成一个幸福村落。

  在最美双神线上,堆子场村口树立着一块“美丽乡村 堆子场”红色字样的石牌,格外醒目耀眼。“易书记是个好书记,老百姓的心愿就是他的心愿,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也就如了他的愿。”代言民声、代言美丽、代言先进,易茂义的代言初心始终不改。

  为民声代言 民意有了“回音壁”

  一支笔、一个笔记本、一个公文包,这是易茂义走村串户、搜集民情时随身携带的“老三件”。2014年, 全县行政村规划调整时,原堆子场、茶园、芋头沟、鱼儿寨、黄连庄五村合并成新的堆子场村,身为原茶园村支书的易茂义被选举为堆子场村支书。

  五个小村合成一个大村,肩上压力和责任也同比放大。堆子场村方圆50余平方公里,下辖35个小组、3500余人,骑车走遍每家每户,少则要一个月时间。“只有俯下身子,走到老百姓的屋檐下、火塘边、田间地头,才会听到他们心底的声音。”作为县人大代表,易茂义的脚印深深印在堆子场村村寨寨。

  讨论议案

  把群众的事儿放心上,群众才会把自己放心中。在三峡工程蓄水后,水位上涨导致红砂村、陈湾村与集镇的连接道路被淹,村民到集镇购物往往要绕道步行1个小时。经一番调查摸底和分析研究,易茂义联合两名当地人大代表呼吁修建罐子口大桥,撰写人大议案转交给相关职能部门。功夫不负有心人,罐子口大桥建设项目成功申报为三峡库区移民复建工程,2008年4月开工,2010年建成通车,1个小时的绕道变成10分钟的捷径,一座便民桥成了连心桥。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当其他村公路还是泥巴路时,原茶园村在时任村支书易茂义的带领下,主线公路就已硬化铺上了沥青,成为全镇仅有的几个通柏油公路的村庄。而如今,原黄连庄村还有近5公里的村级道路仍为泥巴路,一遇下雨天,泥巴路变成了泥泞路,物资运输、孩子上学寸步难行。在“聚力脱贫攻坚 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中,易茂义提出了硬化黄连庄片区公路建议,计划在今年县人代会上作为一个议案提出,请求有关部门协助解决。

  百姓有期盼,代表有呼应,这是县人大代表易茂义的民生情怀,20载代言民声不走调。“现在我已经60多岁了,只要我身为人大代表,我就要想为老百姓着想,急为老百姓着急,为老百姓做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虽已年过六旬,易茂义坦言,将在本届人大代表任职期间,站好最后一班岗,让每一份民意都有“回音”。

  为美丽代言 民生有了“新引擎”

  坐拥国家5A级景区神农溪、橡皮艇漂流起点,紧邻旅游公路双神线,村内分布山谷、清溪、河沟等奇山秀景,开发乡村旅游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山水也可以卖出好价钱,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在“旅游+”模式下,易茂义为全村产业发展精准把脉和定位。

  堆子场村是原堆子场乡集镇所在地,房屋集中,人口集聚,拥有小城镇的“老底子”。为扮靓藏在深山间的小村镇,引得山外游客来,堆子场村争取资金800余万,对道路进行硬化和升级,对95栋房屋外观统一实施了特色民居改造,两个月时间,土气的村落嬗变成清新时尚的小镇。

搜集民情民意

  双神线一侧,一个占地3200平米的文化广场已成雏形,这里将成为堆子场村的“闹市区”。“这个广场建好了,群众有了跳舞娱乐的场地,游客来了可以停车、游玩,沿线的居民还可以摆摆小摊位,挣点小收入。”据易茂义介绍,堆子场村争取资金40余万,修建群众文化广场,并把广场打造成一个旅游集散地。

  在原黄连庄村,国公洞、神仙洞、学堂岩、观音洞等天然洞群“躲”在深山,这一块尚待开发的旅游处女地牵动易茂义的心。目前,他正琢磨着争取项目资金,打通双神线至天然洞群的连接路,让美丽山水绽放出“美丽经济”。

  为美丽代言,民生有了“新引擎”。全村10家农家乐分布双神线沿线,1000余亩茶叶、300亩核桃、200亩猕猴桃勾勒出一幅产业版图,在“旅游+扶贫”“产业+扶贫”等“加法效应”下,堆子场村“加”出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加速度。“让旅游唱好‘主角戏’,特色农业演绎‘大合唱’,让美丽经济释放红利,为堆子场村打造绿色增长极。”易茂义说。

为先进代言 群众有了“主心骨”

  “我们都是邻居,不该为这些小事伤了和气。”“今后还是好兄弟,这事儿都过去了”……2017年6月16日,在巴东县沿渡河镇堆子场村委会,经村支书记易茂义苦口婆心劝解,村民陈某强和何某现的一场干戈化成了玉帛。

 村支部委员轮流“坐庄”,老百姓办事不跑空路,这是堆子场村支部和群众的“心心相印”。在村支书易茂义的引领下,在一个党员、一面党旗的同心圆辐射下,堆子场村党支部就是民心同心圆的圆点。74名党员如一颗颗小星,点开了脑门、撬开了小康门、打开了文明门,信访“三无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经济社会综合考评先进单位……一束束光环映照着这个超级大村。

认真做记录

  2017年6月5日,清晨6点,80岁老党员张清平照常起了早,拄着拐杖走出家门:下午一点,一场“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要在堆子场村委会拉开帷幕。在鲜艳的党旗前,张清平佝偻身子举起拳头庄严宣誓,苍老的眼神中透出坚定和执著。和张清平一样,89岁老党员张明芳也是一节课也未落下。

  主题党日活动“八部曲”按部就班,“党员上台讲课”这道特色菜屡出新品,批评与自我批评也是“五味杂陈”。一个环节也不能省,一个都不能少,易茂义还为行走不便的党员开起了“小灶”,创新了“送学上门”堆子场村支部阳光行动。2016年8月,易茂义专程骑行一个小时,为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党员陈衍海“补课”,送去党章、报刊和读本,现场为他讲了一堂党课。

  如今,乡村小路上、田野间、院坝里,易茂义时常组织村支部委员带上一本书、一张党报,把党课开到基层一线党员的心间。“易书记时刻把公心和民心连接,为老百姓思想突破找口子,为脱贫致富找路子,用先进代言,让村支部成为村民奔小康的战斗壁垒。”镇驻村干部吴长蛟这样点评。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