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网络电视消息(巴东新闻):信陵镇大面山村曾是出名的贫困村,大山深处,许多村民深陷贫困的泥沼里,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可在2016年,全村实现整体脱贫,这里的村民是如何做到的呢?今天我们就介绍当地一位农民借助精准扶贫这一东风,从家徒四壁变成农场主的故事。
巴东县齐志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周龙江:鸡子,几个?五个,送到哪里?送到营沱,好的,下午送过来。
正在用电话联系送货的这位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他叫周龙江,今年47岁,家住信陵镇大面山村4组,现在和妻子办起了养猪、养羊、养鸡场,同时种上了核桃、车厘子、葡萄等特色小水果,并借助大面山的青山秀水和当地优质的旅游资源办起了农家乐,年收入达到了14万元。
巴东县齐志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周龙江:从2014年,随着国家政策、形势不断落地,政策越来越好,精准扶贫这个项目落地,村里重视,政府重视,各级县里的领导重视,各级部门重视。银行资金,扶贫资金的注入。这让我的生活逐步的好转起来。
周龙江脸上的微笑来之不易。他曾经多次创业,由于技术不成熟,市场不稳定,创业屡遭失败。92年退伍回来,周龙江在家乡发展起了药材种植,当年种植的几亩黄连,由于市场的巨大波动,亏了不少钱。
巴东县齐志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周龙江:我父亲肝癌到处借钱,这是一大不顺。好不容易奋斗了几年,媳妇子又出了车祸,借了四五万块钱。慢慢搞其他的门路,到后来学生上大学读书,一年要三万块钱。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创业屡遭失败打击的时候,父亲患病、妻子车祸、女儿上大学等各种费用让周龙江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面对无数次的失败,他并没有放弃。因为他坚信只要肯努力,就会有成功的一天。
巴东县齐志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周龙江:人生不就是这么回事,要经历事情,在经历的一些事情中不断的磨练,不断的成长。你不能碰到难处了,你就不搞了。碰到难处了,找这个借找那个凑,把这个事挺过去,不就都这样。
2007年,周龙江慢慢的接触到了信息网络,从新闻上看到有致富能手靠自己家里的土地做大了养殖业,还带动周边村民一起致富。他看着自己家里的土地和山林,萌发了自己在家发展养殖业的想法。周龙江从最开始的几只鸡、几头猪慢慢的开始发展起了养殖业。他还积极参加县畜牧局和劳动就业局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
巴东县齐志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周龙江:就是通过这种技术培训你才能学到不少知识,新的理念。看到别处怎么发展,一对照自己,我们确实太落后了。发展意识观念比较淡薄,还是仅仅局限于我种几亩田的苞谷,几亩田的洋芋。
参加专业技术培训,网上自学养殖技术,周龙江成了远近闻名的土专家。有了科学的养殖技术作保障,周龙江放开手脚,准备大力发展。可是资金和种苗却成了难题。正当他一筹莫展的时候,村里了解到他这一情况,积极为他争取扶贫政策。在大面山村和信陵镇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2014年,周龙江争取到县畜牧局的扶持羊圈计划;2015年大面山村进行整村推进,建设了80平栏圈,获得1万多元的资金补助;2016年异地扶贫搬迁,周龙江成功的搬进了125平米的搬迁房。
信陵镇大面山村党支部书记 李明堂:我们就通过各个渠道,把每次来的政策,上级的扶贫政策,我们每次都积极和他沟通,看他自己愿不愿意做,他不愿意做,我们就不能支持,他自己愿意做,我们就肯定愿意支持,我们村委会就会大力支持他。
现在,周龙江林下养鸡1000多只,散养本地黑猪30多头,山羊达到120余只,整村推进时种植了2亩核桃、猕猴桃和车厘子等特色小水果,并建立了巴东县齐志种养专业合作社。周龙江和妻子还利用大面山日趋火爆的旅游热潮,在自己搬迁房里办起了农家乐。
周龙江妻子 韩永琼:生意还比较可以,毕竟才开始搞,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看这个现状还是很不错的。觉得自己养的东西,自产自销,给游客带来方便。
现在对于周龙江一家来说,唯一的开支就是还在中国地质大学读书的女儿。以前的学费都是东拼西凑,现在对于周龙江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了。
周龙江女儿 周惠:至少现在来说,像我的学费的话,一年就要一万多,我刚开始大一的时候,像学费,还要借,起码现在我去上学,不要完全靠去借去凑。
一个人致富并不是周龙江的理想,带动全村的贫困户共同发展,才是他最终的目标。只要有发展意愿的村民,他都积极提供技术保障,免费为村民提供鸡苗和孵化技术,让村民无后顾之忧。大面山村脱贫不脱政策的方式,也在鼓励着像周龙江一样想致富的村民,让他们能够享受到更多政策支持,早日走上致富的道路。
信陵镇大面山村村支部书记 李明堂: 在精准扶贫整村宣布脱贫的时候,在对他宣布精准扶贫的政策的时候,没有退出来,继续在对他进行扶持,送一程的意思。通过自身的努力,他的自身发展,能够进入脱贫的范畴。但他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我们要让他能够真正的富起来,而不是目前在一阶段富起来。
(记者:谭海林 责任编辑:邓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