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电视台报道(记者焦国斌 谭明黎):近年来,我县因势利导,在实施全县网络深度覆盖的同时,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通过“互联网+商业”模式,为城里的商品“下乡”、农村的土特产“进城”铺平了信息高速路,打通了农村购物和农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2015年,全县电子商务企业网络交易额超过2000万元。
我县地处鄂西偏远山区,通过农民办事不出村信息化项目建设,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信陵镇金竹园村四组村民 税典敏:在村里,我已经把流动人口婚育证办了,然后镇卫计办就把这个证办好了,直接送到家里,现在农民办事不出村确实方便了群众,方便了老百姓。
自2013年以来,我县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由最初的21个部门87项增加到现在的26个部门100项。全县322个村(社区)开通网络310个村,建成便民服务平台260个,建成率达80.7%,服务平台累计受理审批事项42945件,办结40577件,办结率95%;商务服务受理8.5万余件,直接为农民群众节约办事成本500余万元。
县政务服务中心信息化股股长 陈晓:老百姓办事方便了,他们就会为你点赞,这激励我们加倍努力,提供更多的便民服务。
除了让农民办事不出村,我县还着力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帮助农民实现购物不出门,农村消费市场出现了新的增长点。对于电商进村带来的方便,大支坪镇药会坦村村民谭光中深有感触。
大支坪镇药会坦村村民 谭光中 :以前买东西总是要跑20-30里路,从现在起,我觉得非常方便,这里的货,只要自己手指头一点,看哪个选哪个。
2015年7月,我县将农民办事不出村服务平台和淘实惠电子商务平台的资源进行整合,打造成集实体网店、信息发布中心、特色农产品反向销售于一体的信息服务中心,成功“试水”信息化新农村建设。
巴东祥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文杰:在村里面都开设了不同的网点,然后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有效解决老百姓买难,卖难问题。
除了帮助农民解决买难的问题,我县选出本地独具特色的农副产品,制定质量标准,引导生产经营者加盟淘宝、淘实惠、邮掌柜等电商平台,使这些农特产品利用网络实现外销。 同时,鼓励农民自己注册网店,组建微商团队进行农产品外销。回乡创业的巴东返乡创业青年李兆华注册的巴东农二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通过网上销售柑橘、土豆、红薯、板栗等产品,每年实现销售收入数百万。
巴东农二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兆华 :那么通过互联网+之后,那么这个信息对称已经全部改变过来,就是我们现在这个价格上面,可能比前两年有一定的提升,农民收入有所增高,我们通过这个方面,也可以得到一定的利润,消费者也非常开心,他能够买到最好的东西,所以我们其实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为掌握电子商务发展的主动权,我县还组建了金果茶业OTO未来商店、三峡购物等电商平台。金果茶业OTO未来商店将线下销售与线上营销相结合,购买者直接扫描产品二维码,提交订单,先收货再付款。2014年12月商店开业至今,营业额已上千万元,并在宜昌开设分店。
巴东金果茶业OTO未来商店负责人汪华:线上这块,我们通过金国茶叶的微商城,那么逐步的来开微分点店,目前,我们通过一年的发展,微分店已经达到100多家,线下这块,我们是通过金果OTO一号店为样板店,进行全国的招商加盟,通过2015年近半年的招商,我们线下的样板店,已经辐射整个恩施、宜昌、武汉等地区。
目前,我县已启动全县322个农民办事不出村网点升级改造,不仅光纤进村,322个网点还将实现wifi信号全覆盖。结合加快发展农村电商、培育现代服务业新增长点的政策措施,我县有关方面正在策划电商产业园建设方案,完善电商与农产品对接方式,争取“十三五”期间,以野三关、县城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重点区域,以仓储物流信息化建设、本地土特产网上营销为重点项目,基本实现农村电子商务全覆盖,推动我县电商新业态蓬勃发展。
县商务局局长 王星:通过电子商务,把需求与供方,紧密的衔接在一起,通过电子商务的发展,使我们更加知晓,市场需要什么,和我们能够做什么的对接,能够有利的促进我们的产业发展,有利于帮助我们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 冯国权:十三五时期,县委县政府首次提出,要建设智慧巴东的战略目标,那么围绕这个战略目标。我认为,第一,是要全速推进智慧巴东的基础设施建设,第二项比较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整合我们的政府资源,在政务服务方面,要提质增效;第三个方面就是,要完善信息惠民的体系,整合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险,等各个领域的信息资源,第四个方面就是要走创新发展之路,用信息化推动第一要务,第五个方面称之为智慧保障,要建设智慧巴东。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信息化体系,信息化达到全州的先进水平,建成全省农村信息化示范县。
(责任编辑:田玉芳)